班前安全教育培训是增强职工安全意识、规范安全操作行为、防范事故风险的关键环节。近期,鸡西矿业公司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强班前安全教育培训的刚性规定》,并进行了班前安全教育培训督导检查,以“严制度、强执行、重实效”为抓手,推动班前安全教育培训提质增效,筑牢安全生产“第一道防线”。
正视短板,以问题导向拧紧责任链条。针对督导检查中暴露的共性问题,各矿井迅速响应,以刚性规定为“指挥棒”,第一时间成立以党委书记、矿长为组长的班前教育组织机构,明确党委副书记、安全副矿长、福利副矿长等分管责任,构建“党政同责、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其中,城山煤矿、平岗煤矿针对可视化设备存在的问题,投入专项资金7万余元和2万余元,成立检修小组逐台排查设备故障,仅用一周时间便修复39台设备,以“真金白银”的投入彰显责任担当。正如城山煤矿安监科科长姜明峰所言:“设备是教育的载体,责任是落实的保障,只有把‘硬件’修好、‘软件’压实,班前教育才能真正‘入脑入心’。”
规范流程,以标准建设夯实安全根基。班前“五项流程”是筑牢安全防线的“规定动作”。刚性规定中要求,从班前点名时的“起立回应查状态”,到安全学习中的“一日一题抽考制”,再到安全宣誓的“列队整齐声音亮”,每个环节都划出“硬杠杠”。荣华一矿创新“领导讲大课+视频督查制”,每周日由矿副总以上领导深入包保单位班前授课,同步录制视频上传工作群,党政“一把手”亲自督查,对未达标者直接处罚,倒逼干部讲安全“不走过场”;滴道盛和煤矿九井借助LED大屏播放领誓视频,平岗煤矿安排双安监员现场整队,让安全宣誓以仪式感强化了责任感。数据显示,4月下旬以来,各矿井班前会平均时长从15分钟延长至25分钟,“一日一题”笔记补抄率下降60%,职工对流程的认同度和参与度显著提升。“只有把每个流程做细做实,才能让安全意识在重复中固化,在固化中升华。”鸡西矿业公司安全监察局副局长刘福财表示。
创新载体,以科技赋能提升管理质效。面对可视化设备存在的问题,他们要求5月20日前必须完成设备检修,这期间以手机录制替代,确保流程“可追溯”。滴道盛和煤矿立井、东海煤矿等单位顺势而为,将班前会视频上传微信工作群,同步填报出勤统计表,实现“线上留痕+线下整改”闭环管理;东山煤矿、新发煤矿将“岗位工作流程必知卡”“安全风险告知卡”制成“口袋书”,要求职工井上井下各带一套,公司每月抽考20人,以“随身带、随时学、随机考”倒逼知识入脑。更值得关注的是,各煤矿正逐步将事故案例视频、应急避险动画等融入班前教育,8分钟的“微视频”成为每日“必修课”,让抽象的安全知识转化为具象的防范技能。有职工坦言:“看别人的事故教训,想自己的安全责任,这样的教育更有冲击力。”
长效机制,以严格考核保障常态长效。刚性规定中,10条“硬核”考核措施直指形式主义,将班前教育纳入安全生产标准化否决项,让“失责必问、问责必严”成为常态。杏花煤矿成立政工督查组,三班深入班前监督,问题通报当天直达基层区科,倒逼整改不过夜;安全监察局将本次通报问题纳入月度考核,对整改不力单位“一票否决”,真正让考核“长牙齿”、责任“落到底”。正如杏花煤矿综掘区党总支书记白天志说:“考核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只有让‘严’的基调贯穿始终,才能让‘安全第一’的理念扎根于心。”
安全生产永远在路上。当前,这个公司正持续推进班前教育规范化、制度化、可视化建设。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转变,始于每一次严肃的安全宣誓,成于每一堂扎实的班前教育。唯有将“第一道防线”筑牢筑密,才能为企业安全生产长治久安打好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