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三届黑龙江省应急救援职业技能竞赛中,龙煤集团鹤岗矿业公司救护大队凭借精湛的业务技能和过硬的专业素养,以绝对优势斩获矿山救护工团体桂冠。
荣誉背后:汗水浇筑的勋章
凌晨五点,训练场已现身影。七名参赛队员头戴安全帽、身着战训服、背负呼吸器,在晨曦中开启了高强度集训。为了在竞赛中拔得头筹,队员们以“实战标准”自我加压:常规科目涵盖过水平梯、翻转轮胎、抛掷重物、穿越矮巷、快速接水管及600米负重跑;额外“加餐”则包括5000米负重跑、负重蹲起、百米冲刺、爬绳、引体向上等极限训练。同时,大队科学制定分段式训练计划,将理论考试、综合体能、仪器操作、急行军、模拟救灾五大竞赛模块逐一突破,确保队员技能与体能的全面提升。
以知促行:理论铸就应急之基
“理论是实战的灯塔。”队员贺龙宇分享“备考”心得时强调。他通过构建知识体系、强化案例分析与实操关联三步法,将安全规程、救援流程、装备原理等核心内容融会贯通。面对考试中的“严禁”“必须”等关键词,他总结出“审题抓关键、多选善排除”的应试技巧,并通过模拟实战压力训练,将理论知识转化为本能反应。“唯有理论扎根于心,才能在危急时刻科学决策,守护矿工生命安全。”他坚定地说。
淬炼体魄:极限突破锻造铁军
“从气喘吁吁到举重若轻,每一步都是意志的淬炼。”队员常胜回顾训练历程时深有感慨。初期,几百米负重跑便让他力竭,俯卧撑更是难上加难。但日复一日的坚持,最终换来数公里长跑、数十个俯卧撑的游刃有余以及翻轮胎、抛沙袋等高强度项目的从容应对。“体能训练不仅强健体魄,更磨砺出钢铁般的意志,让我们在救援一线无所畏惧。”
精准操作:细节决胜生死一线
仪器操作是矿山救护的核心技能。队员孙佳鑫坦言:“拆装呼吸器要求速度与精准并存,差之毫厘便可能危及生命。”通过七大科目系统训练——从准备、拆解到组装校验,队员们反复打磨每个细节。在教练的指导下,操作速度与质量同步提升,为实战中保障自身安全与救援效率打下了坚实基础。
协同攻坚:急行军中的生命竞速
急行军训练是对体能、协作与耐力的终极考验。队员李方源回忆:“负重30公斤装备、模拟伤员转运,初期因配合生疏屡屡超时,甚至有人体力透支。”但团队互相激励,不断突破极限。如今,他们已能在负重急行中默契配合,将“与时间赛跑”的精神融入日常救援,为井下构筑生命通道争分夺秒。
模拟实战:以练为战护佑平安
模拟救灾训练中,队员们深入仿真巷道,完成通风系统搭建、有害气体排除等任务。通过分工协作与细节优化,团队不仅提升了技术能力,更强化了隐患预判与应急处突意识。“每一次训练都是实战预演,我们力求将矿山安全风险降至最低。”队员们如是说。
荣耀绽放:赛场书写铁军风采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竞赛当日,这支钢铁之师以零失误的操作、闪电般的反应和默契的协作,力压群雄,一举夺魁。浸透汗水的战训服、磨出血泡的双手,无声例证着他们“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的信念。
采访尾声,训练铃声骤然响起。队员们迅速整装列队,身姿如松、目光如炬,转身投入新一轮训练。急促的铃声,仿佛在宣告:荣誉已成过往,征程永无止境。这支队伍,始终以守护矿山安全为己任,用热血与汗水续写着救援先锋的传奇。